中電新聞網訊 通訊員 桑學勇 賈永超 報道 “轉供電工程竣工后,我們將充分發揮國網電力集團化、集約化管理優勢,在轉供區域電網建設上實現統一規劃投入、統一改造維護、統一服務,有效緩解駐省央企的社會壓力,大幅度提升轉供電分離移交設備的健康水平,提高城市供電可靠性,使14萬多轉供客戶享受到統一的國網供電服務……"1月16日,在談到駐省央企分離移交摘轉供電工程利民惠民的zui大好處時,黑龍江電力公司營銷部市場及智能用電處處長張永強向記者總結說道。
“外面冷,快進屋。"2015年元旦剛過,記者跟隨哈爾濱供電公司工作人員走進駐省央企供電分離小區居民張強的家。“這幾天冷,怕凍著孫子,所以就加了臺電暖氣,現在屋子里就像夏天一樣暖和,"張強深有感觸:“從2014年11月28日,他的生活*轉變,這一天,他和家人用上了國網直供電,結束了長達35年的轉供電生活。"
張強一家住在哈爾濱市哈飛家園小區。該小區始建于上世紀70年代,是黑龍江哈飛集團職工小區,共有居民13000戶,小區一直由哈飛集團進行轉供電,無論管理還是維護,都存在著不專業、不便捷的問題。和哈飛家園小區一樣的駐省央企小區,在黑龍江省一共有24個,共計涉及到居民14萬余戶。由于轉供電小區供電半徑不合理,供電設備年久失修,致使線路電量損耗持續過高,冰箱、電飯煲等家用電器在用電高峰期,往往跳閘或燒毀,轉供電設備的落后和嚴重老化,使線路時常斷電,又很難修復,成為這14萬轉供電居民享現代物質生活的“卡脖子"問題。
為解決國有企業歷史問題,促進城市基礎設施優化整合,2012年6月,國資委在黑龍江省啟動分離移交“三供一業"(供水、供電、供熱和物業)試點工作。除供電“先改造后移交"外,均執行“先移交后改造"原則,央企分離移交堅持政策引導與企業自愿相結合,執行“維修為主、改造為輔和技術合理、經濟合算、運行可靠"且不低于所在城市基礎設施平均水平的分離移交標準,分離移交改造費用由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和分離企業共同分擔。
該項工作正式啟動以來,國網黑龍江省電力有限公司特事特辦、認真組織、主動推進供電設施分離移交工作,主動向國資委匯報,確定改造標準,及時與移交企業溝通,協商確定設計方案,審核落實地市公司摘轉供施工方案,督導改造工程進展。
黑龍江電力公司認真組織、主動推進供電設施分離移交工作,明確供電企業的工作定位,供電企業是供電分離改造設施的接收方,并受分離移交企業委托,無償協助分離企業進行項目全過程組織、協調。黑龍江電力公司超前謀劃,建立三級工作網絡,明確協調工作機制和各級工作職責,層層落實工作責任,制定供電分離移交工程實施方案,明確各階段任務和目標,強化工程的全過程管控。黑龍江電力公司建立督辦機制,通過專題研討、現場調研、重點環節督辦等形式,檢查督導工程進展情況和工作質量,建立工作周報制度,專項工作組定期上報工作進展,及時協調解決有關問題,確保工作按計劃推進。
在“摘轉供"工程改造施工中,哈爾濱供電公司對涉及設計供電方案變更的采取邊設計、邊審批、邊施工的工作流程。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2014年11月份的哈爾濱市*進入冬季施工期,各地移交改造施工的難度大大增加,尤其對土建基礎、電纜敷設的施工影響zui大。該公司全力搶抓工期,與各供電分離移交單位齊心協力,按照時間節點要求,使得大部分工程穩步推進,確保在哈地區駐省央企分離移交供電設施摘轉供電工作如期完成。
截至2014年11月30日,全省駐省央企分離移交摘轉供電工程全部結束,黑龍江電力公司共接收24家駐省央企涉及居民、商服及動力客戶14萬戶,累計設備安裝總容量24萬千伏安,敷設高壓電纜5.19萬米、低壓電纜24.73萬米;新建開閉所(箱)29座、變電亭17個、箱式變電站251座、變臺52個、電表箱23463個;架設電桿323根。
為解決供電分離移交小區居民繳費難問題,黑龍江電力公司拓寬多種渠道繳費方式,著力打造“十分鐘"繳費圈。相關地市供電公司選派用電營業人員走進居民區,宣傳電費充值卡繳費、郵政代收、營業廳購電等多種繳費途徑。針對老、弱、殘等特殊客戶,主動上門服務,并完善特殊客戶檔案工作,確保弱勢群體放心用電。據了解,駐省央企“三供一業"分離移交摘轉供電工程竣工送電后,將實現轉供電區域供電方式的重新布置,在滿足轉供電工程負荷發展需求的同時,使供電分區更為合理。來源: 中電新聞網